游戏天空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回复: 0

命定的婚姻

[复制链接]

6406

主题

640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531
发表于 2022-4-9 0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以为,我和妻子的婚姻是命定的事。
  
  争吵是命定的事,妥协、相安也都是命定的事。
  
  我和妻子在1984年结婚,结婚时我26岁。因为从小渴望逃离土地,以至于在城里成家立业,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梦想,一如《红与黑》中于连的渴望和奋斗。对于“吃商品粮”和“市民户口”的理解,就如行乞者想象天堂的模样。这就是我人生的开端,是我写作之初想要达到的目的。在自己发表了一些作品、成了一名军官、以为有了找个城里对象的本钱时,却在短短的两年里,被五六个城里姑娘嗤之以鼻后断然拒绝,甚至连“婉拒”那样的安慰都没有得到。
  
  于是,一种自作的绝望化为于连式沉默的苦痛,日日都在我的青春里蒸煮和煎熬。我没有对城市和城里人产生仇恨与愤懑,反而更加向往和努力地追求。也就在这个时候,1983年的岁末,我的妻子以对象的名义,被朋友介绍到了我眼前。她不仅是城里人(开封人),而且比我以前相亲见过的所有姑娘都更为漂亮和娴静,也更为犹豫、默认我们之间往来的可能。我们都在犹豫和默认之中。我不知道她犹豫什么和默认我的什么;而我犹豫是因为她的父母明确地提出一个条件:他们家有3个儿子,只有这一个女儿,待我从部队转业之后,一定要留在开封,而不能把他们的女儿带回到洛阳或我山区的老家。
  
  然而,我虽然自幼想要逃往城市,但真正渴望扎根的地方,却是十几岁就已选定的豫西洛阳——那个离我老家60公里的古都老城,而不是“背井离乡”的遥远的豫东开封。就这么犹豫着、默认着,彼此迟疑在人生的路上,如一股有来向、无去向的风,盘旋在我人生的路口。
  
  也就在这时,1984年的一天,哥哥突然给我所在的河南商丘的军营打了个长途电话,说几天前父亲再次病重,把哥哥叫到床前说,他预感着多年不愈的哮喘,会让他难以熬过这年冬天的冷寒。说他一生辛劳努力,4个子女中有3个都已成家,只有老小连科还未结婚。他说:“倘若能看着连科结婚,就是冬天果真离去,心里也会踏实许多。”
  
  哥哥在电话里说完后,我们都沉默不语,而我能听到哥哥在那头伤悲而无奈的喘息。大概,哥哥在豫西嵩县邮电局的某间电话房里,也是可以听到我在遥远豫东的营房中沉默的无奈。沉默了好久,哥哥缓缓地说了句:“看看吧,去和人家商量一下,有可能就结婚——为了父亲,而且你的年龄也那么大了。”
  
  当我放下电话从那间机关办公室里走出来时,感到一种来自命运的力量正朝我围过来,我觉得自己如果不迎上去,定会铸成终生大错。去食堂集合吃饭的哨音正连续地在我的头顶吹响,而我却没有去吃饭。
  
  我抬头看了看浩瀚的天空,看看被红砖围墙隔着的豫东平原,取出口袋里牛皮纸叠的一个钱包,点了一下里面的钱,就朝火车站方向去了——我要结婚。
  
  我要去古都开封,对我那在默认和犹豫间的对象说:“请你和我结婚。我年内必须结婚!”这是命运的安排,是我父亲的生命给我命定的事情。甚至我想说:“现在结婚,我们就是人世间的一对夫妻;如果你不结,我们就将各奔东西,我们的过往就只是路人在途中的一次相遇。”
  
  那时,我没有想到啥叫自私,没有想到我的决断是否对她造成一种威胁。
  
  从商丘到开封,在绿皮火车上我站了近4个小时。不记得一路上我想了什么,也记不得经过著名的兰考县馒头般的沙丘地带时,我对饥饿、贫穷、逃离与奋斗的感受。虽然那时我已读过许多名著,对《红与黑》中于连印象的深刻,如同在农村老家割麦时,镰刀留在我身上的疤痕,但还是觉得,于连的命运远远地好于自己。而自己永远不会成为那个曾经成功过的于连。因为那个遥不可及的巴黎,简直是我永生无法抵达的圣地;那里的繁华与贵族的生活,也是我们无法想象和触摸的高高挂在天空中的金丝绒窗帘。而我,以及和我一样通过各种途径,从农村奔往城市的一代一代的人,只是想要逃离土地,想要有个城市户口和一间城里的房屋,在内心深处,并不渴望那种巴黎式的生活。所以,并没有想到在自己的血液中,原来是有着于连的脉动,有着于连对人生与命运的理解……我就那么忐忑不安地到了开封,到了在落日中、在熙攘间的大相国寺边安静的胡同口,依时依点地等着对象下班,等着她骑车回来时我去摊牌和请求。
  
  那条胡同我至今记忆犹新,它如同我命运中总在跳动的一根神经,狭长而弯曲,地上是不知何年何月铺就、现在已碎裂的砖块。胡同两侧老平房的院墙屋壁,全都砖粉剥落,涂着的白灰显出岁月的灰黑。斜立在墙边的几根水泥电线杆上,东来西去的电线,把胡同的上空切割为一块一块的蓝色,很像春天飘浮在头顶上的田野。我就在那儿等她,如期地等到了她的到来。她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从车水马龙的鼓楼大街,拐进了这条宁静沉闷的胡同。
  
  看见我时,她在车上怔了一下,刹车下来。她问了两句很平常的话:
  
  “你又出差?”
  
  “收到我给你写的信没?”
  
  我没有回答她的问话。我按早已想好的计划,就在那胡同口上,离她两步远近,说了我父亲的病情,然后说了我想结婚,说了为了父亲我必须结婚的想法和安排。
  
  那时她就站在我面前,我们中间隔着她那辆可行可止的自行车,我看不出她脸上有什么惊讶、不安、愉快或者不愉快。她在开封的电瓶车厂上班,是那厂里的车工。她身上制服式样的工装,是那种灰蓝的颜色,可以与黄昏和蓝天融在一起而不分彼此。就那么站了一会儿,就那么闷着想了一会儿,她对我自然而得体地说道:“我得回去跟我爸妈商量商量。”
  
  她推着自行车离开我时,脚步很慢,一直那么推着,再也没有骑上。我在后边盯着她高挑的背影,待她走出十几步时,又追着大声喊道:“我就在这儿等你回话啊!”我不知道那大声呼唤,是不是一种逼婚,但我知道,我的喊声给她传递了非此即彼、不合便分的清晰信息。她听到了我的话,扭头看了看我,没有点头,也没有说什么,就又那么慢慢地走了,那样缓慢,那样谨慎,似乎在平衡思量着她的一生。
  
  那天的中饭和晚饭,我是在那个叫吹鼓台街的胡同口吃的,是一碗我爱吃的烩面。30分钟后,她从家走了出来,在那小饭馆门前找到了我,默站一会儿,才涨红着脸说,她爸妈同意我们结婚,并说如果我父亲真的不在了,就把我母亲接到城里来一起住,也好对老人有个照顾。说完,她并不等我说话,看看左右,就又慢慢地转身走了——好像我在这胡同口“逼婚”的等待,会惹出什么事端一样;又好像她是偷着出来告诉我这个可以结婚的消息,那些话只是为了安慰我而说的假话一样。总之,在那小饭馆的路边,她慢慢地说了,又急急地走了。可在她走了之后,我再次望着那条胡同,再次望着她的背影时,真不知如何表达我对她的感激和对命运的感谢。
  
  她走后,我的泪水禁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
  
  1984年的10月,我们结婚了。
  
  就在那年的冬天,父亲在我们结婚后不久,到底如他预感的一样,离开了我们。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游戏天空论坛 ( 陕ICP备13009885号 )

GMT+8, 2024-11-27 05:3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